为深化新入学留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、科技发展与现代城市风貌的认知,搭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,9月24日至26日,我校组织2025级来华留学生开展“感知中国-北京行”国情教育实践活动,在千年古都与现代都会的碰撞中,解锁北京的文化密码与时代活力。

抵达北京后,沐浴着温暖的秋日阳光,大家第一站参访了故宫博物院。在国情教育讲师的引导下,同学们漫步于红墙黄瓦中,身影掠过太和殿、乾清宫等皇家宫殿,凝视着精美绝伦的彩绘与雕刻,聆听着明清宫廷的历史故事,仿佛穿越回王朝岁月,真切理解“故宫是凝固的历史”。

随后来到天安门广场,仰望人民英雄纪念碑与天安门城楼,感受广场上庄严且充满活力的氛围,观看降旗仪式,对中国的政治文化符号有了更具象的认知。傍晚,漫步前门大街,老字号商铺的吆喝声、传统建筑的飞檐斗拱与现代商业气息交融,留学生们在胡同街巷间穿梭,品尝糖葫芦、爆肚等小吃,在古今交汇的街景里,触摸北京“老城里的新烟火”。

晨光熹微,同学们奔赴八达岭长城。站在烽火台上,远眺连绵山脊上的城墙如龙脊盘踞,留学生们手扶城砖,听国情教育讲师讲述着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与文化符号的意义,亲身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毅力。午后,辗转到中国科学技术馆,这里是“科技感拉满”的体验场。在“华夏之光”展厅,同学们被古代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吸引;在现代科技展厅,他们亲手操作机器人、体验VR航天模拟,直观感受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飞速发展。夜幕降临,鸟巢与水立方的灯光次第亮起,流线型的建筑轮廓在夜色中格外醒目。同学们漫步奥体公园,了解2008年奥运会的历史故事,对比白天长城的古老,更深刻体会到北京“古老与现代共生”的城市特质。



行程最后一天,同学们来到了北京化工大学,与该校留学生开展座谈交流,从课堂体验聊到生活趣事,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友谊。座谈会后,一堂中秋文化课将氛围推向温馨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留学生们揉面、包馅、压模,亲手制作京式月饼,了解“中秋团圆”的文化寓意。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书记李齐方老师亲临现场,为两校留学生亲切致辞,表达了对我校留学生参访的欢迎,并送上诚挚的中秋祝福。


午后,一行人穿梭于五道营胡同,这里文艺小店与老北京四合院交错,留学生们在充满烟火气与文艺感的街巷中,感受北京胡同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
这一路,是红墙古建与现代科技的对话,是文化底蕴与青春活力的交织。留学生们走访故宫、探索中国科学技术馆、勇攀长城、体验五道营胡同烟火......将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,化为心底对中国的热爱,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角。

我校以“知行合一”教育理念为引领,借“行走的课堂”推动留学生实地感知中国国情、增进国际理解。在千年古都北京,留学生们亲身感知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与现代中国的蓬勃活力。以实践促认知、以交流促理解,让来华留学生在行走中读懂中国、深化友谊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搭建文化交流平台,助力留学生成为知华友华的文化使者,增进文明互鉴,促进民心相通。